第一部分 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信仰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及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研究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
1.具备跟踪、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深入研究本学科理论的能力。
2.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与知识更新能力。
3.具备创造性运用本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1.创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2.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3.会计与财务管理
4.供应链与营销管理
第二部分 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数学等必需的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培养方向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不同培养方向开展研究所需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的知识(由导师自行确定)。
本学科硕士研究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4学分)和补修课及必修环节(10学分)构成,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表。
工商管理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 类别 | 课程性质 及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总学时数 | 学分 | 授课单位 或教师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必修课 | 学位公共课 | 0421001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2 | 2 | 人文社科部 | 考试 | 必修 | |
| 042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 | 16 | 1 | 人文社科部 | 考试 | 必修 | |||
| 0321001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1、2 | 100 | 4 | 外语学院 | 考试 | 必修1门 | |||
| 0621001 | 第一外国语(日语) | 1、2 | 100 | 4 | 国际教育学院 | 考试 | ||||
| 0621002 | 第一外国语(俄语) | 1、2 | 100 | 4 | 国际教育学院 | 考试 | ||||
| 数理类课程 | 1 | 48 | 3 | 理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 学位基础课 | 7121001 | 高级管理学 | 1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 7121002 | 中级经济学 | 2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 学位专业课 | 7121003 | 计量经济学 | 2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 7121004 | 创新管理 | 1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 选修课 | 前沿课 | 7122001 | 创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前沿讲座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必选2学分(本方向必1学分) | |
| 7122002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讲座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03 | 会计与财务管理前沿讲座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04 | 供应链与营销管理前沿讲座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专题课 | 7122005 | 技术创业 | 创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向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必选2学分 (本方向至少选修1学分,鼓励跨方向选修1学分) | |
| 7122006 | 环境经营学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07 | 技术创新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08 | 企业家理论与实务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09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0 | 组织行为学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1 | 高级财务管理 | 会计与财务管理方向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2 | 公司治理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3 | 环境会计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4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与营销管理方向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5 | 营销管理 | 2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2015 | 信息管理 | 1 | 16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补修课 | 7123001 | 计量经济学基础 | 1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至少选择2门 | ||
| 7123002 | 会计学 | 1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7123003 | 统计学 | 1 | 32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考查 | ||||
| 必修环节 | 7124001 | 开题报告 | 3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
| 7124002 | 中期检查 | 4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
| 7124003 | 预答辩 | 5 | 2 | 工商管理学院 | ||||||
| 7124004 | 答辩 | 6 | 3 | 工商管理学院 | ||||||
| 7124005 | 学术活动 | 1-5 | 》="5 | 1 | 工商管理学院 | |||||
| 7124006 | 实践环节 | 3-5 | 工商管理学院 | |||||||
二、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具备较好的学术素养,在学术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分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理论运用的合理性、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对研究现状和前沿的把握等方面达到应有的水平,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三、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
1.深入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工商管理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与理论联系实际,善与提炼科学问题,善于针对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2.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3.善于总结和抽象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归纳自己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够以规范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与导师共同确定题目,选题应该针对微观层面的企业,或产业层面、区域层面,并符合本学科前述四个培养方向的范畴。论文所选问题可以是工商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或综合研究。论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学术道德与知识产权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和规范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在论文中引用了他人学术成果的,应通过参考文献或致谢、声明等形式予以承认。
2.文献阅读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按照专业方向在导师组指定的学习书目与阅读文献中阅读本学科书目20部左右及相关的学术期刊,并完成10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经导师和导师组审阅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开题前的阅读量至少应有100万字,读书笔记至少3万字,其他文献阅读工作可在学位论文开题后答辩前完成。导师组每学期期末举行一次文献阅读总结汇报会。
3.选题、内容和撰写
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资料详实、充分、可靠,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和论证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格式规范,结论不仅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4.工作量
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应在绪论(或引言)部分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参考文献需为实际参考的文献,不得作伪注。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正文应不少于3万字。
5.规范性
学位论文的写作尽量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排版整齐规范,图表和公式标准,参考文献齐全并按标准编排。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做相应解释。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全部或某几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等。
论文具体的结构和版式遵照《时博官网平台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执行。
6.科学研究
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以前,其研究工作应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领域科研论文1篇,在论文答辩前应提交论文原件或者论文录用通知,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发表的科研论文要求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所属单位须注明时博官网平台工商管理学院字样;
2)学位论文原则上需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学生参与导师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选题。
7.论文答辩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预审者,按照《时博官网平台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办法》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学位授予程序按《时博官网平台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论文答辩不通过者可在1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一次。
第三部分 编写成员
李天柱 朱晓林 刘洪玉 金玉然 王亚东 李华 王谦 王宏波 张本越 任成好 马晓琳 董建维
 
CopyRight 2019 时博官网平台工商管理学院